|
“昨天我们已经清理了8车垃圾。”“现在这里的情况好多了,今天再干一天这里天台的‘钉子’可以拔掉了。”8月7日上午,在张槎街道金沙社区,随着大型吊臂缓缓升起,身披黄色马甲、白色雨衣的工作人员将手持铁锹、火钳等清洁工具,将破旧家具、废弃建材等堆积物逐一搬运至吊篮清运离场。 近期,为严控病例增长态势、筑牢蚊媒防控防线,张槎街道积极响应全市爱国卫生统一行动,开展疫情防控“拔钉子”攻坚行动,依托“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机制,通过明确攻坚目标、集中火力破难点、奖罚并举激活力,以靶向治理强化防疫实效,全力提升蚊媒防控工作成效。 而本次金沙社区天台专项清理活动正是张槎街道聚焦关键难点、痛点,开展蚊媒防控“拔钉子”攻坚行动的一个缩影。
金沙社区天台清理现场 张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拔钉子”行动,一方面要坚决拔下“数据钉”,以严防死守的姿态,全力以赴减少新增病例,紧盯布雷图指数(BI 值)和成蚊指数(ADI 值)两大关键指标,确保持续稳定在安全线内,筑牢疫情扩散“防火墙”。 另一方面要彻底拔除“环境钉”,借攻坚契机对房前屋后、楼顶天台、闲置屋、储备地等蚊虫孳生重点区域开展“大扫除”,清走常年堆积的垃圾废品,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为长效防控打下坚实基础。
精准发力:三大“硬仗”破解卫生死角 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是清理源头,阻断传播渠道。 针对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最突出的风险源,张槎街道集中人力物力,打响三大“硬仗”,逐个破解天台、垃圾废品站、闲置屋的三大卫生死角清理难点,进一步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精准发力打好天台楼顶攻坚战。天台楼顶,非是被遗忘的角落。张槎街道启用公安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详细标注各楼栋积水点,推行“逐一认领、逐一包干、逐一销号”机制,明确整改时限,逾期将通报问责。例如,张槎街道的青柯村通过加码奖罚措施,村民按标准清理楼顶并通过验收后,可获现金奖励。而未按要求清理的,由村委会强制清除,费用从当年分红中直接扣除,以“奖罚双促”推动天台积水清零。
清理天台 纵深推进垃圾废品攻坚战。张槎街道印发《张槎街道垃圾废品回收场所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由街道相关负责人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加大排查与处罚力度,从严规范回收场所管理,彻底扭转卫生环境“脏乱差”局面。 全面打好闲置屋攻坚战。高效、有序地清理闲置屋,可以有效降低蚊媒孳生的风险。为此,张槎街道对村内闲置屋开展“地毯式”专项清理,采用纱窗、防水布等方式进行无死角包裹;联系不到屋主的实施破锁清理,事后及时修复,确保“进得去、清到位”。 目前,张槎街道的执法、城建、经发等多部门力量已对村级工业园等重点区域进行再排查、再整治,铲除卫生死角与蚊媒隐患。
清理现场 此次张槎街道“拔钉子”行动任务之清晰、目标之精准、行动之迅速,都旨在以最快的速度拔掉辖区内蚊虫孳生地,清除这些既威胁健康又遮蔽通道的顽疾,助力佛山、禅城打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歼灭战。
群防群控:奖罚考并举 凝聚全民合力 打好蚊媒防疫战,离不开群众的理解与参与。 当前正值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攻坚关键期,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此次张槎街道“拔钉子”行动推行奖励、处罚、考核三管齐下机制,凝聚起群防群控强大合力。
清洁现场 从宽奖励暖民心。张槎街道制定“防疫工作奖励专项”方案框架,各村加快完善实施细则,针对“检查无阳性积水”“积极配合防控”等情况的村民家庭,将给予现金奖励,已陆续完成村民大会表决,激励群众主动投身防控。 从严处罚立规矩。通过《蚊媒传染病防控村民公约》明确约束措施,张槎街道各村对拒不履行防控责任的村民,实施暂停福利、暂缓分红等惩戒,以制度刚性确保防控要求落地。
村民参与卫生清理 公正考核强责任。出台《张槎街道村(居)委会工作考核办法补充规定》,张槎街道将疫情防控成效纳入村居考核,与《村民公约》《奖励实施方案》形成合力,最大程度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构建“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防控格局。 通过此次靶向精准、措施扎实的“拔钉子”攻坚行动,张槎街道不仅成功破解楼顶积水、垃圾堆积、闲置屋隐患等难点,凝聚全民合力抓落实,更为蚊媒防控筑牢“铜墙铁壁”。 接下来,张槎街道将以此次防控为抓手,通过规范环境卫生管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让基层治理效能在攻坚中提升,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改善,实现从防疫攻坚到长效治理的深度衔接,全力守护群众健康安全与美好生活。 |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