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房子”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住房建设目标,旨在提升人民群众的居住品质,其核心标准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今年上半年以来,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立足城市核心区定位,以规划引领、土地赋能、设计创新、村居焕新为抓手,全面推动“好房子”建设落地见效,努力为万亿级城市中心城区的高质量居住供给提供“禅城样本”。 土地供应改革:从“量”到“质”的跨越 土地供应是“好房子”建设的源头活水,优化土地供应质量改善住房供应结构。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结合商品住房去化周期、区域人口变化,科学规划增量优质住宅用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供需平衡把握好土地出让节奏,统筹区域好地段、高品质住宅用地供应。 例如,龙湖御湖境项目(佛山乐园住宅地块)凭借右拥公园,左邻地铁站取得旺中带静的优势,同时配齐幼儿园与托老所,做好了“一老一小”的配套服务,地块于2024年初出让摘牌,同年预售即基本清盘,成绩亮眼,充分体现出了万亿城市中心核心街区的独特魅力与市场价值。
建设中的龙湖御湖境项目(佛山乐园住宅地块) 同时,优化土地出让方案,建设“好房子”,满足多样化改善性需求。如允许出让地块与周边绿地、市政道路地下空间连通,连通部分应一同与出让净用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优化供应项目设计与空间布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规划先行:构建15分钟品质生活圈 “好房子”不仅体现在房子本身,更体现在其周边环境。在“好房子”的规划阶段,规划选址、配套设施、交通组织以及各类管控要素是全面提升“好房子”的重要方面。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发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根据城市发展方向、地形气候、资源禀赋、人口特点等方面科学合理布局居住用地位置,选取远离邻避敏感设施、安全稳定、区位良好、环境优美的地段规划居住用地。
金城街地块 以金城街地块为例,该局通过升级配套设施盘活城区闲置失活用地,焕发旧地块的新活力。金城街地块位于卫国路南侧,汾江中路西侧,区位条件优越,周边配套成熟完善。该地块原为体育场地及设施,建设于上世纪80 年代,现建筑结构及配套设施严重老化,是典型的“老地块”。该局通过调整其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并升级配套中型多功能运动场(游泳馆及其他体育设施),不仅发挥好地块区位和周边配套设施的优势,更使“老地块”一举升级“好地块”,最终由行业中首个“好房子”标准制定企业竞得该地块,且拍卖溢价率为27.37%。 由此可见,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从用地布局层面保障“好房子”建设的先天客观条件。严格按照《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各类专项规划等相关要求,配置各类商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绿地等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保障“好房子”配套完善,满足人居高品质生活需求。 设计革命: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禅城通过优化计容标准,鼓励与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优化户型设计、打造开放空间、配建公共设施等提升居住品质,提升“好房子”软实力。 优化户型设计,提升住宅居住空间品质。严格按照新出台的《住宅项目规范》落实住宅层高不少于3米的要求,避免居住空间压抑。通过设计户型方正、南北通透的户型保证住宅空气流通,通风顺畅。结合佛山市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执行阳台计容奖励措施,鼓励适当提升阳台比例,以提供遮阳、通风、绿化及休闲空间,改善居住舒适度和生活品质,既体现了佛山地方特色又满足了居民实际需求。
楼盘配套完善的公共空间 支持打造公共开放空间。住宅建筑利用首层架空层,在满足结构板层高和开敞面的情况下,可作为公共开放空间不计入容积率,从而引导开发企业打造丰富的社区公共空间,可供居民休闲娱乐、布置绿化小品,加强社区氛围营造,从营造“好社区”助力“好房子”。 优化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配建要求。开发企业为政府配建的社区用房不计入容积率,为项目及项目周边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 这些举措抓好建筑层高与容积率这一建筑设计中的“牛鼻子”,充分发挥禅城区区首席设计师和市景观规划委员会审查制度,为“好房子”建筑设计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撑和现代创新思路。 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变身“品质住宅” 城中村是“好房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坚持“拆、治、兴”并举一体推进城中村改造,逐步改变城中村建筑拥挤、破败不堪的现状,推动城中村空间形态逐步重塑,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力促“好房子”建设工作深入农村村居,使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对改造意愿强烈且成本可控的城中村,积极争取上级各类政策性资金支持,整体拆除新建,打造村居人居环境提升范例。以郊边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示范项目为例,这是佛山纳入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支持的拆除新建项目。项目采用了政府统筹整备土地的模式,按规划功能进行管理和开发建设,安置房部分除基础居住功能外,将规划文化活动中心、养老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旨在打造配备完善的高品质的现代化好社区,通过融入佛山制造的知名品牌企业产品,不仅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的城市品牌,更让安置房有了质的飞跃成为“好房子”。 对不具备拆除新建条件的城中村,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联合农业农村、住建部门积极探索,今年陆续出台一系列农村宅基地自建房管理政策,以规范农村建房审批管理流程,提高农村宅基地建房水平,全面提升乡村风貌。 今年5月出台的《佛山市禅城区农村宅基地自建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宅基地建房的分区管控要求和规划技术规定,指导宅基地自建房设计优化提升居住品质。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正在进一步制定宅基地自建房风貌指引,探索增加美学培训与风貌指导环节,推动宅基地自建房风貌提升。 “好房子”的本质是发展思维、发展方式、市场需求转变的集中体现。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职能出发,从孕育“好房子”的“好环境”上下功夫,全方位助推“好房子”的规划建设。以“好房子”的建设为契机,在城市内涵化发展中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