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与现代交织,产业与城市共荣。 从8月末至金秋,从拾叁唐Livehouse的声光电跨界体验,到塔坡庙会、水上关帝庙会的创新活化,再到未演先热的2025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车水马龙”节,禅城通过一系列具有产业带动性的“爆点”项目,展现出文化赋能产业、消费升级城市的清晰路径。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禅城区规上文体娱营收5.03亿元,增速20.8%,排名全市第一;禅城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613.30万人次,同比增长11.69%,2025年蝉联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榜首。
2025年塔坡庙会现场 作为兼具“岭南文化中心”与“都市消费中心”双重功能的中心城区,禅城正以文商旅深度融合为抓手,系统构建具有强大竞争力和辐射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造高辨识度文化IP,提升产业附加值 “洗过塔坡水,顺风又顺水”。9月12日,第十届塔坡庙会在塔坡公园与兆祥公园拉开帷幕,一场充满创意的“顺水仪式”吸引无数目光——取自塔坡古井的清水在六大代表方阵中传递,最终汇入兆祥公园的福泽容器。 这一寓意“顺风顺水”的古老仪式,今年首次引入超大鱼灯巡游、电影IP联动等新元素,既勾勒出一幅既传统又年轻的岭南民俗画卷,吸引大批年轻人参与,也有效推动民俗活动向场景化、IP化、产业化升级。 在“狮于初地”主题区,电影《雄狮少年》的粉丝自发组织展览,展示电影周边、手绘狮头和非遗体验项目,从北京、云南等地远道而来的参与者,共同助推醒狮文化从传统符号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产业内容。
2025年塔坡庙会现场 非遗游乐区与美食市集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推动得心斋、海王艇仔点心等老字号与新兴消费品牌协同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效益的双向赋能。 “塔坡庙会已从传统祈福活动,发展为集非遗、文创、美食、社交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IP。”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祖庙街道将持续注入潮流元素和产业思维,推动岭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市场中焕发活力。
构建产业全链条,激活消费新引擎 如果说传统庙会展现了禅城的文化底蕴,那么蓬勃发展的音乐演艺产业正在成为禅城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增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抓手。 9月12日,在2025广东文旅推介大会暨金秋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上,禅城区“‘Show Plus’计划打造音乐演艺产业全域生态圈”案例入选省促文旅消费优秀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禅城继入选“Hi足禅城25H夜消费让城市‘粤夜粤美’”夜经济优秀案例后,禅城再次因演艺经济获得优秀案例的殊荣,标志着禅城区文商旅融合进入体系化、生态化新阶段。 近年来,禅城以打造文商旅生态融合和文化赋能为核心发力点,加快布局“音乐演出、(微)短剧(视频)、沉浸式演艺、潮流体育、时尚零售、城市漫游”六大文旅新赛道,通过文化赋能城市更新,激活公园、街巷、村落、工业“锈带”、滨水等文旅新空间,探索打造融合传统和当代的产业新形态生态。
2024年11月Gapday音乐节 例如,在音乐演出赛道上,禅城紧扣“音悦之城”发展定位,持续推动音乐节事从“活动经济”向“产业经济”升级。2025年“五一”期间,佛山银河左岸音乐节吸引8万乐迷,带动禅城区接待游客99.90万人次,同比增长21.37%;过夜游客增长14.92%。 在gapday音乐节、佛山银河左岸音乐节、“国潮”音乐节以及DNA音乐节等大型音乐节活动接连举办的影响下,佛山大型音乐节票房全国排名从2023年第7升至2024年第5,跨城观演占比达89.2%,位居全国第二。 依托“票根经济”延伸消费场景,禅城进一步实现了“音乐+旅游+消费”的闭环效应。数据显示,跨城观演乐迷消费转化率达68%,凸显出“文旅+百业”的强劲拉动能力。
乐迷齐聚禅城 今年上半年,禅城更是在构建“2+4+N”演艺体系,整合超40万平方米演艺空间等基础上,发布音乐演艺“Show Plus计划”。 这个生态链计划,以构建音乐演艺厂牌IP矩阵、音乐演艺配套服务商联盟和音乐演艺生态圈等全方位、立体式的方式,形成“内容创作-配套服务-场地运营-衍生开发”全产业链生态,不仅推动多元生产端与文娱内容制造者串珠成链,更是打造一个以内容供应和流量服务的生态平台,催生出《鸿武魂》《南风灶》《铁军》《剑合钗圆》等市场反应热烈的沉浸式戏剧。 与此同时,在与上海星沅、杭州名扬肆海等文化娱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基础上,禅城进一步扩大文娱内容制作商队伍,持续引进“银河左岸”“星稻田”“广东艺能”等优质音乐演艺企业;引进“梦境·理想乐园”“響朵LIVE MUSIC”“拾叁唐13TANG”等优质沉浸演艺项目落地,真正实现从“活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质变跃迁。
拓展产业边界,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 从传统民俗活动到现代音乐演艺,从老字号小吃到潮流Livehouse,禅城全域文商旅融合的生态布局正在不断深化、扩展,“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城市IP正在持续向上、向新,焕发“佛山之心”新动能。 如塔坡庙会所在地祖庙街道,正积极融入佛山市“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建设,系统整合文化资源与市场要素,推动民俗活动市场化运营,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相互赋能。 类似实践探索已在禅城全域铺开。如南庄镇的“车水马龙”节、石湾镇街道的陶瓷创意周、张槎街道的国笋美食文化嘉年华等文商旅融合项目相继展开,不仅打响了“一镇一品”的文旅招牌,也进一步构建“全域、全时、全景”的文商旅融合新格局,为禅城文旅发展打造了多个增长点。
2024中国南庄第二届车水马龙节龙舟马拉松比赛现场 如2024中国南庄第二届车水马龙节吸引数十万人次参与,四天车展销售总额超1.5亿元,龙舟马拉松、舞火龙等非遗活动获央视等国家级媒体的广泛报道,实现文化传播、产业提升、城市形象的多维突破。 而禅城的探索表明,文商旅融合不仅是文化活动,更是产业战略。其成功得益于对地域文化IP的深度挖掘与现代转译、对产业生态链的系统构建,以及对体验式消费场景的精心营造。这种融合为城市带来消费新动能、文化新活力和竞争新优势。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禅城将围绕“最岭南、最啱Key、最锅味、最盏鬼”四大主题,整合政府、平台与商圈资源,推出覆盖餐饮、零售、住宿等多领域的消费促进活动,进一步打造全域消费场景。即将在9月20-21日举办的2025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未演先热,首轮售票当日售罄,预计将吸引大量跨城乐迷,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文化辨识度与产业竞争力相得益彰,传统底蕴与当代创新相互赋能。从拾叁唐Livehouse到塔坡庙会,从塔坡庙会、水上关帝庙会到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车水马龙”节,禅城正以文化为基、音乐为媒、潮流为桥,构建出一个多元共生、持续创新的文商旅融合产业体系。 身处文商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中,禅城精彩纷呈的文商旅活动不仅彰显了岭南文化中心的独特魅力,更探索出了一条以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实践路径。 在文旅热潮汹涌的今天,禅城正以“勇立潮头”的使命担当和敢为人先、破立并举的创新锐气,书写着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的新篇章,为广东乃至全国的文商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精彩的“禅城样板”。 |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