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城无信不强。”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作为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操盘手”,立足职能、统筹全局,携手区智治办,将信用建设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各领域,用诚信“软实力”筑牢治理“硬支撑”,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信用动能。 在数字化治理浪潮中,佛山禅城在社会治理中当起了第一个吃“信用螃蟹”的人,在数据生态和协同生态的成功实施与铺垫下,将信用生态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造指标精细化、对象精确化、问题精准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信用应用体系——“知了信用”。禅城区智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知了信用”体系,是在禅城区推进智慧化社会治理改革中,深化禅城区生态网格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举措解决“治理成本”的问题,推动治理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治理能力的迭代升级,为网格化管理提供可复制的“禅城样本”。 据悉,2024年,禅城区被推荐为省信用建设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知了信用”亦获得第十二届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二等奖。荣誉的背后,离不开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的统筹协调。今年以来,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主动担当,深入推进,多次推动区智治办召开社会治理信用体系建设应用推进会,聚焦商业、文旅、教育、药品等领域,会同区文广旅体局、区教育局、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各镇街,就电影院、歌舞娱乐、网吧、游泳馆、校外培训机构、商业综合体、餐饮服务场所(1000㎡以上)、超级市场(1000㎡以上)、药店等重点场所的社会治理信用评价标准在全区落地推广作出安排。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治理信用体系建设绝非“单兵突进”,而是需要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区发展和改革局要持续扛起牵头职责,凝聚各有关部门力量,构建起“顶层设计+部门联动+基层落实”的全域治理格局,用信用赋能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为禅城区建设“诚信之都”添砖加瓦,实现信用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禅城区召开社会治理信用体系建设应用推进会。 创新模式,构建基层治理“信用新框架”。“知了信用”体系的建设,是禅城在面对复杂社会治理难题时的主动破局,将信用理念全方位渗透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从传统治理模式向信用驱动型治理的华丽转身。该体系以入格事项为起点,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石,以立体化评价为抓手,以智慧化赋能为亮点,从而精心搭建起一套可广泛复制推广、准确多维评价的社会治理信用评价体系。一是以行政监管法律法规为准绳,从监管对象维度梳理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城市管理、劳动保障等跨部门监管要素,并以其重要程度按比例赋分,形成综合的信用评价事项清单。二是运用标准化模板,形成各行各业的信用评价事项清单,可应用到文化体育、商品零售、药品药店、村民自治等法人、自然人领域,以信用监管支撑网格化管理“无死角”。三是通过对网格内每个市场主体,进行全维度信用评价,形成立体多面的综合评分,综合评分结合行业监管部门权重分配机制,对同一监管对象不同领域生产经营行为,实现科学的分级分类管理。四是借助“数据分析模型”对网格内各类主体行为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助力各职能部门精准识别监管对象的存在问题、监管盲区,为职能部门掌握市场主体各领域的履责情况,实现分级分类监管有据可依,让风险预警前移。 多元应用,激发治理“效能新引擎”。目前,“知了信用”,已覆盖13个领域,综合评分要素超1000条,涵盖4大主要行业,占佛山禅城法人主体78%。自推进以来,“知了信用”体系助力热线诉求同比下降49%,社会治理事件同比下降51%,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9.68%,社会治理由“整体性综合治理”走向“整体与细分相结合的精准化治理”,有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在的游泳场所管理得越来越规范了,近两年,我们在这里游泳,明显感觉水质也比以往更好。”一名在石湾镇街道某游泳馆的游泳者真切地发出上述感受。据了解,游泳场所是过去市民因安全、卫生问题投诉较多的场所,针对该突出问题,“知了信用”体系将各部门对游泳池的监管要求细化为具体的信用评价标准,让经营者明确知晓经营规范。同时,通过城市大脑归集的多渠道数据资源,生成“信用综合评分”,及时将问题反馈给经营者自我纠正,整改到位后信用评分得以修复。 另外,企业监管也越来越科学化和法治化。公开透明的社会治理信用体系和评价指标,为市场主体经营管理行为提供了标尺,让企业进行自查自报,企业受检次数由每月6次检查减少为1次,极大提高政府监管效能和降低企业受检负担。 长效赋能,打通治理与发展“价值新闭环”。“知了信用”并非单一的治理工具,更成为衔接“治理效能、民生获得感、经济活力”的纽带,通过长效机制实现“治理优、民生好、发展强”的良性循环。以石湾镇街道番村村出租屋管理为例,番村村内600多栋出租屋,人员密集、管理难度大,一直受到村民的诟病,但在“知了信用”的助力下,通过对房东和租客的信用管理,实现了村内秩序井然,面貌焕然一新。
工作人员对信用综合评分高的石湾番村村出租屋进行星级评定。 “出租屋管理是基础治理的一大难题,不仅人员密集,而且流动性大,给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番村村村委工作人员随后笑着说:“此时,‘知了信用’就能发挥出巨大作用,用信用赋能出租屋管理,既节约了政府管理成本,又能让房东和租客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纠正,村貌也大为改善,可谓‘一箭三雕’。” 此外,南庄镇南庄村构建了自然人信用生态体系,南庄村为每户村民建立“信用账户”,根据是否自觉维护良好卫生环境及配合村级管理进行加减分,允许村民在规定时间内整改恢复信用;同时引入区供销社资源,建设积分超市,“信用积分”可直接兑换各类生活物品,形成群众“参与治理-获得积分-兑换奖励”的全流程共建共治共享,实现以信用“小积分”撬动基层“大治理”。
评价对象代表在南庄镇信用生态评价体系工作推进大会上签订信用承诺书。 “我们的积分超市,非常乐意村民用积分来兑换商品。兑换的商品越多,说明村里人的信用积分越多,这恰恰是信用水平提升的最好证明。”积分超市工作人员如此向区发展和改革局调研人员说道。 目前,具有信用积分群众超3300名,群众主动发现并妥善处理的社会治理相关事件数量4万多个,充分显示群众力量在社会治理工作中所发挥的巨大潜能和显著成效。同样,河滘村通过建设“智网融合”,应用AI技术深度融入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借助AI摄像头的智能识别功能,村内机动车乱停放、暴露垃圾、积存渣土等七类人居环境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并处理。人居环境和河滘村工业园区大为改善,为企业发展和村民生活营造了良好环境。 未来,随着“知了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将继续扛起责任,携手区各有关部门,持续推动禅城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让信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的强大引擎,引领禅城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