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信息港首页 广东信息港首页 十五运会,那些属于珠海的高光瞬间
全部 十五运会,那些属于珠海的高光瞬间 / 最新更新列表

十五运会,那些属于珠海的高光瞬间

2025-11-23 01:45 /


  11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深圳圆满落幕。这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体育盛会,见证了体育健儿的拼搏进取,展现出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气象。

  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重要承办城市,珠海赛区共承办8个项目,是珠海历史上承接全国综合性运动会项目最多的一次。在珠海,运动健儿挥洒汗水、挑战极限,留下了独具魅力的“珠海记忆”。

  与此同时,由珠海培养输送的运动员们代表广东省出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勇夺5枚金牌,涵盖水球、帆船、武术、高尔夫、田径等项目,展现了珠海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他们用一次次奋勇拼搏,书写属于这座海滨城市的精彩答卷,留下诸多值得铭记的高光瞬间。

  珠海健儿,闪耀赛场

  让我们一起回顾这5枚金牌的夺冠瞬间。

  10月27日,男子水球决赛率先传来捷报。珠海斗门籍运动员梁志伟所在的广东队大胜上海队成功卫冕。这是珠海健儿在本届全运会获得的首枚竞技项目金牌。这位从斗门区少年业余体校走出的水球运动员,诠释了“十年磨一剑”的坚守。

  10月30日,在帆船赛场,珠海“海之子”毕焜在男子水翼帆板决赛中笑傲群雄。作为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培养的全能型选手,他在复杂海况中稳扎稳打,以绝对优势夺冠。珠海绵长的海岸线与丰富的海域海岛资源,为水上运动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并在本次全运会结出硕果。

  11月7日的全运会武术赛场,老将李剑鸣续写传奇。这位2004年进入省队的珠海选手,在男子南拳、南刀、南棍全能项目中,以刚劲有力的招式和沉稳大气的发挥从容夺冠。从2012年全国大运会一鸣惊人到如今全运会摘金,他用多年坚守生动诠释中华武术的坚韧特质。

  高尔夫球女子团体赛的赛场上,16岁珠海本土小将许赢成为最大惊喜。11月16日,她与队友携手为广东队锁定冠军,这枚金牌是珠海体育开放办队模式的生动实践——依托翠湖高尔夫球场建立的青少年训练基地,让7岁便接触高尔夫的许赢实现了从业余到职业的快速成长。2025年,她已先后斩获多项职业赛事冠军。

  收官阶段的田径赛场,珠海女将刘景扬与吴艳妮、林雨薇等一众跨栏好手上演“巅峰对决”。11月19日晚,在女子100米栏决赛中,珠海体校培养输送的刘景扬以12秒81的成绩夺冠。她冲线后与母亲的深情相拥全网刷屏、让人动容。

  “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的箴言,在包括珠海在内的参赛运动员身上得到生动诠释。本届全运会取消奖牌榜的设置,让体育精神回归本真,珠海健儿在赛场上全力以赴,用每一次拼搏演绎“胜不骄、败不馁”精神。

  17岁的羽毛球小将魏玥玥,在女子青年组团体赛中与队友斩获银牌。决赛中,她与搭档带伤作战拼至最后一刻,赛后虽有遗憾却从容豁达。颁奖仪式后,她笑着与队友、对手拥抱合影,展现出年轻运动员的朝气与格局。

  女篮U18赛场,珠海小将刘亚希帮助广东队摘铜。她在本届赛事中攻防两端表现上佳,展现了珠海篮球的青春力量。

  在绿茵场上,广东女足中场核心、珠海姑娘陈秀冰展现大将风范,不仅用一次次精准传球激活全队进攻火力,还屡屡贡献关键进球。

  垒球赛场,广东队虽获第四名,但队中8名珠海输送的队员默契配合、顽强拼搏,每一次奔跑与击球都赢得全场喝彩。

  从武术老将的沉稳坚守到少年选手的敢打敢拼,从夺冠后的从容谦逊到失利后的永不言弃,珠海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的,不仅是专业素养,更是体育精神的内核——超越自我、尊重对手、永不言败。

  全民全运,共享精彩

  竞技体育之外,群众赛事的蓬勃开展让“全民全运”的理念深入人心。本届全运会群众赛事共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龙舟、舞龙舞狮、乒乓球等传统项目与轮滑等新兴项目相映成趣,让体育成为连接大众的纽带。

  珠海承办的广播体操群众展演决赛尤为亮眼。9月21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体育馆内,来自内地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0支队伍、200名选手同台竞技。这些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涵盖不同年龄层,他们通过日常刻苦训练,在全运会的舞台上展现了群众体育的深厚基础及蓬勃向上的风采。

  赛场之外,珠海的街头巷尾涌动着全民参与的热潮。

  在香洲网球社区公园,20个专业网球场向网球爱好者免费开放。全运会网球赛事举行期间,网球迷们在这里激情挥拍,共享体育盛会带来的欢乐。

  在城市街头,全运主题海报、装饰物随处可见,造型萌趣的“喜洋洋”“乐融融”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打卡合影。珠海还推出一系列围绕赛事相关的促消费活动,精心设计10条“全运+”主题旅游线路,推出多层级、广覆盖的惠民政策,通过“赛事+旅游”“赛事+惠民”“赛事+服务”等多重举措,让前来观赛的市民游客不仅能欣赏高水平的体育竞技,更能畅享珠海的城市魅力与消费便利,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其间,珠海还密集举办珠海马拉松、“百县千镇万村”系列体育赛事、海岛骑行等全民健身活动,将专业赛事的激情传递到千家万户,让运动从“观赛”变为可广泛“参与”的城市生活常态。

  属于全体珠海人的“金牌”

  珠海以精益求精的保障、热情专业的服务、文明有序的氛围,为盛会保驾护航。

  赛事为粤港澳携手合作写下生动注脚。在珠海开赛的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是全运会史上第一个跨境赛事,首次实现“一赛跨三地”。

  为推动跨境办赛,珠海赛区执委会通过建立三地常态化协调机制、创新通关模式、统一赛事标准,最终实现全流程无缝衔接。

  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粤港澳协同办赛的深度融合,也为大湾区三地机制对接、标准互认、监管互信提供了“全运样本”。

  文明之风洋溢在赛场内外。在公路自行车赛现场,情侣路两旁众多观众为运动员加油助威,全程保持整洁的赛道也见证了城市的文明风貌。

  横琴国际网球中心赛场内,观众谨遵观赛礼仪,在运动员发球时保持安静,并为每一次精彩击球得分报以热烈掌声。来自北京的网球运动员商竣程为此点赞,“这里的人都非常热情,感觉就像在家比赛一样”。

  18岁小将石升吉在珠海金湾路的竞走赛道夺冠后,对珠海不吝赞美,“非常美丽的城市,希望以后有机会带朋友家人们来旅游,再好好感受一下。”

  赛事举办期间,珠海将1543名志愿者安排到8个比赛项目中,确保赛事服务井然有序。

  “无论走到哪个区域,都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一位来自云南的参赛选手称赞:“他们耐心解答、主动帮助,让人倍感温暖。”

  “能在家门口参与这样高规格的赛事服务,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澳门籍志愿者梁海琳说。

  从自行车赛中观众的有序观赛,到网球赛场内的文明喝彩;从赛事保障的科技赋能,到志愿者的贴心服务,珠海让每一位运动员与游客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更向全国展现了“海滨花园城市”的独特魅力。

  这枚“文明金牌”,属于全体珠海人。

  通过本次十五运会,珠海以体育为媒,不仅展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形象,更在服务保障中锤炼了城市治理能力,在全民参与中凝聚了城市精神。

  运动员奋勇拼搏的精彩瞬间,赛场内外闪现的文明细节、志愿者真诚的微笑、市民支持参与的身影,共同构成了珠海最动人的城市名片。

  体育,将继续作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动能与精神纽带,助力珠海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再见,十五运会!

  2029年,让我们相约湖南,期待十六运会的精彩!

  (来源:珠海特区报)




  上一篇:首票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口的新鲜水果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排行